P-N 结是光伏电池的“心脏”。
按照 P-N 结类型,光伏电池可以分为同质结电池和异质结电池。
其中同质结电 池主要通过扩散的方式,在同一种类型的硅片(P 型或 N 型)上实现掺杂,从 而得到 P-N 结。
异质结电池的 P 型区和 N 型区由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构成, 可分为掺杂型和非掺杂型。
当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由于 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高,而 N 型半导体中电子浓度高,因此会形成热扩散运动。
即 P 型半导体中空穴向 N 型区扩散,N 型半导体中的电子向 P 型区扩散。
而后 在 P 型区形成负电荷,而 N 型区形成正电荷,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内建电场。
在光照条件下,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子被吸收,在 PN 结的两边产生电子-空 穴对,并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相互分开,从而产生光生电流。
掺杂与成结:光伏电池的“心脏”
“收集概率”描述了光照射到电池的某个区域产生的载流子被 P-N 结收集并参 与到电流流动的概率。
其大小与光生载流子需要运动的距离和电池表面特性有关。距离耗散区越远,被收集的概率就越小,而表面钝化能够增加同一位置下载流子 被收集的概率。
什么是扩散?
扩散描述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运动的情况。
本质在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 布朗运动,造成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进行扩散。
晶体硅太阳电池制造采用了高温化学热扩散的方式来实现掺杂制结。
热扩散利用 高温驱动杂质穿过硅的晶格结构,这种方法受到时间和温度的影响,需要 3 个步 骤:预淀积、推进和激活。
扩散的三个指标:方阻、结深、表面浓度
方阻值大小主要为表面浓度和结深的综合表征,其对电池片参数的影响主要有以 下三点:1)扩散 P-N 结深度直接影响到其对短波光线的吸收,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扩散 P-N 结越浅(方阻值越高),电流值越高;2)扩散磷元素的掺杂浓度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其 N 型硅部分的导电性能,因此掺 杂浓度越高(方阻值越小),填充因子越高;3)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扩散浓度增大,开路电压随之增大。
同质结:磷扩与硼扩
同质结电池中,P 型区和 N 型区为同一种类型的半导体材料,一般使用掺杂的 方法形成 P-N 结。
常见的掺杂方法包括:
1)管式扩散(低压、常压);
2)离子注入+退火;
3)涂布源扩散(丝网印刷、旋涂、喷涂、滚筒印刷)。目前大多采用低压管式扩散。
掺杂与成结:光伏电池的“心脏”
磷扩:
POCl3分解产生的 P2O5淀积在硅片表面,P2O5与硅反应生成 SiO2和磷原子,并 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磷硅玻璃,然后磷原子再向硅中进行扩散。
硼扩:
BBr3/ BCl3分解产生的 B2O3淀积在硅片表面,B2O3与硅反应生成 SiO2和硼原子, 并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硼硅玻璃,然后硼原子再向硅中进行扩散。
由上可知,不管是硼扩还是磷扩,需形成硼原子或磷原子的基础上,向硅基体扩散。
相比磷扩散,硼扩散的难度更大。
原因在于硼原子在硅基体中的固溶度较低,导 致硼扩的温度须达到 1000℃以上。且表面掺杂量较多时容易在表面形成硼堆积, 即富硼层(BRL),对后续清洗造成挑战。
对于硼扩来说,目前有 BBr3/ BCl3两种路线。BBr3常温下为液体,安全性相对较好,但生成的 B2O3呈黏状,需要 DCE 清洗, 维护成本高。
BCl3常温下为气体,安全性相对较差,但生成的 B2O3呈颗粒状,容易清理,缺 点是 B-Cl 键能更大,不易分解,造成扩散温度下利用率不高。
根据 ITRPV 预测,未来 BBr3路线仍将占据多数份额,但 BCl3路线的占比将会逐 步提升,到 2032 年约达到 40%左右的市场份额。
同质结:SE
为什么需要 SE(选择性发射极)?
原因在于:
常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采用均匀高浓度掺杂的发射极。
较高浓度的掺杂可以改善 硅片与电极之间的欧姆接触,降低串联电阻,但也容易造成较高的表面复合。
为此,需要使用选择性发射极(SE)技术,在金属栅线(电极)与硅片接触部位及其附近进行高浓度掺杂深扩散,而在电极以外的区域进行低浓度掺杂浅扩散。
掺杂与成结:光伏电池的“心脏”
SE 结构的优势:
1)电极下的重掺杂使得接触电阻较常规电池有所下降,从而提高填充因子;
2)电极间的轻掺杂可有效降低载流子在扩散层横向流动时的复合概率,提高载 流子收集效率;
3)太阳光短波段基本在硅片正表面被吸收,浅扩散可以提高短波段太阳光的激 发效率,从而提高短路电流;
4)形成一个 n++-n+/ p++-p+的高低结,可以降低电极下方的少数载流子复合, 提高开路电压。
综合来说,SE 较常规电池更好地平衡了金属半导体间的接触电阻和光子收集之 间的矛盾。
基于硼扩的技术难度,在硼扩的基础上做出 SE 相较磷扩 SE 难度更大,目前主 要发展出一次硼扩和二次硼扩两种技术路线。
根据通威股份《基于 PECVD 技术制备超薄隧穿氧化层及 poly-Si 在 TOPCon 电池中的应用》,目前行业内常见的硼扩 SE 有五种方案,其中激光开膜路线是目 前最成熟的方案。
从量产前景来看,Etch-back 路线、激光直掺路线是最可能实 现量产的路线。五种方案中,刻蚀浆料路线、硼浆路线、Etch-back 路线都需要 外部开发不同的浆料。
异质结:掺杂与非掺杂
从本质上讲,热扩散是实现掺杂的一种方法,用于在同一种半导体上形成 PN 结。其他方法还包括离子注入、气相沉积等。
如通过气相沉积的方法在晶硅表面沉积本征非晶硅和掺杂非晶硅,由于晶硅与非 晶硅不属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故形成的 P-N 结名异质结。
掺杂与成结:光伏电池的“心脏”
异质结电池采用气相沉积实现掺杂,而非扩散的形式。这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前 表面的非晶硅带隙较小,导致严重的光学寄生吸收,从而限制了饱和电流的提升;且非晶硅层掺杂效率低致使电池良率较低。这就引发了对免掺杂异质结电池的应用和探索。N 型过渡金属氧化物(TMO) 材料被尝试用作空穴传输层。根据中山大学相关资料,HJT 电池中利用 MoOx 代替 p 型掺杂非晶硅,最高转换效率已达 23.5%。
非成结掺杂
掺杂工艺除了可以形成 P-N 结之外,还被用作形成高低结。
所谓高低结,指的是在电池基体和底电极间建立一个同种杂质的浓度梯度,制备 一个 P-P+或 N-N+高低结,形成背电场,可以提高载流子的有效收集,改善太阳电池的长波响应,提高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这种电池被称为“背场电池”。
典型的案例是在 TOPCon 电池中,正面使用硼掺杂在 N 型硅片上形成 P-N 结, 背面使用磷掺杂制成的 N 型多晶硅,起到高低结的作用。
HJT 电池中,正表面 i 层非晶硅与 n 型硅基底形成 P-N 结,背表面 n 型非晶硅与 n 型硅基底形成高低 结。
从广义上来讲,只要是通过同种杂质的浓度梯度建立起电场,从而影响载流子收 集的结构,都可以称作高低结。
如硼扩/磷扩中的选择性发射极、BSF 电池中的铝背场、PERC 电池中的局部铝 背场、以及 TOPCon 电池正表面的银铝浆细栅。
扩散炉
国内 PERC 电场的磷扩散设备已完全实现国产化,并发展出了适用于大硅片、大 产能的设备,综合考虑热场、气场的均匀性,硅片的放置模式有水平、垂直、类 PE 型垂直等多种模式。
硼扩散设备的要求比磷扩散更高,主要体现在:均匀性、扩散时间长、扩散温度高、硅片寄生 OSF 位错。
均匀性问题:核心是气场与热场的均匀。
垂直放片和水平放片各有优劣,垂直放片有利于热辐射传递,但不利于气流传输;水平放片有利于气流传输,但对热辐射有遮挡。
随着硅片尺寸变大变薄,垂直放 片的均匀性受到挑战,一方面大硅片导致两硅片间气体运动距离变长,阻力增大;另一方面薄硅片垂直放置时弯曲度变大。拉普拉斯采用水平背对背放置,气流从端口和侧面进入,不仅增加了气流的均匀性,而且硅片背对背放置,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压紧,可减少绕镀。
另一方面,随着单炉产能不断增加,炉管长度随之增加,带来了超长温区内气流 与热场均匀性问题。
目前多采取多段进气的方式,增加炉管内气流均匀性。
来源:电力电子研究院;全球光伏
掺杂与成结:光伏电池的“心脏”
EN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光伏产业通):掺杂与成结:光伏电池的“心脏”

作者 li, mei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