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西湖制造”实现AR眼镜关键技术突破
发布会现场展示的概念AR眼镜

人类技术的历史,或许可以看成是一个不断寻找“外挂”的过程。

对人类至关重要的火,像是一个外挂的消化系统,让我们可以将更多能量供应给大脑;诞生于19世纪末的无线电,像是外挂的声带,让我们可以把声音以光速传遍地球。

而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无疑是人类眼睛的外挂,它连接了虚拟与现实,改变了人类观看世界的方式。

只是,从本世纪初露面至今,它的发展有点跟不上人们的期待,有人决心给这个“外挂”加一点助力。

9月24日上午,由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孵化的慕德微纳(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实现AR眼镜关键技术突破

他们用碳化硅代替传统的玻璃或树脂镜片,打造出极致轻薄的碳化硅AR镜片——单片重2.7克,厚度仅0.55毫米——比你平时戴的太阳镜还要薄。并且,它还实现了大视场角的单片全彩显示,以及消除了传统AR眼镜“彩虹纹”干扰问题。

这将颠覆AR眼镜的设计形态,让它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首发!“西湖制造”实现AR眼镜关键技术突破

西湖大学国强讲席教授、副校长仇旻戴着概念AR眼镜在发布会现场
 
不一样的镜片:天外飞石

 

AR眼镜镜片的这一次技术突破,首先源自于碳化硅。碳化硅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它做镜片?

故事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1893年,法国科学家亨利·莫桑从美国亚利桑那州陨石坑样品中找到一种晶体,并明确了它由碳和硅构成。为了纪念亨利·莫桑,碳化硅也被称为莫桑石。

没错,碳化硅就是年轻人喜欢的那个莫桑石。它比钻石拥有更高的折射率和光泽,纯净又透明,象征了人们对爱情的期许,很多时候被当作钻石平替。

 

首发!“西湖制造”实现AR眼镜关键技术突破
莫桑钻和钻石的对比

上世纪中叶,随着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突破,碳化硅开始作为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登上舞台,并逐渐成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在新能源汽车、通讯设施、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闪闪发光。

相比目前硅器件的温度极限是300摄氏度,碳化硅器件可以做到600摄氏度;碳化硅器件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能经受的电频频率是硅器件的十倍,且能量损耗更低;碳化硅还具备高热导率的特性,有助于器件快速降温。

但如此优秀的它,在自然界却存量稀少,多见于陨石。4.9万年前亚利桑那州那次撞击,几十万吨的镍铁陨星以6.4万公里的时速撞击地球,才有了碳化硅,可想而知这位“天外来客”生成条件的苛刻。

所以,人类生产碳化硅的成本自然不会低。在2300摄氏度的高温炉中,大约7天时间只能生长出2厘米厚的碳化硅晶锭,堪比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而炼成之后,因为近似钻石的硬度,碳化硅的切割加工也十分困难。

事实上,慕德微纳的技术源头——西湖大学仇旻实验室——最初关注到碳化硅,正是因为受托解决碳化硅切割的难题。他们利用激光加工技术,“以光击石”,就能一层层剥离碳化硅晶锭,极大地提升了加工效率和材料利用率,从而降低碳化硅成本。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关注到碳化硅另外一个“本领”——高达2.65的折射率。原本,用于半导体器件的碳化硅,为了导电,需要掺杂其他物质,材料会呈现黄绿色,而高纯碳化硅其实是无色透明的。

 

首发!“西湖制造”实现AR眼镜关键技术突破

仇旻和团队在实验室

仇旻实验室的另一个称呼是“纳米光子学与仪器技术实验室”,对这群出身光学的人而言,透明的、高折射率的东西,在他们眼里都是一种优秀的光学材料。如果将碳化硅应用于光学领域,将会发生什么?

他们着手做了一系列测试,比如做一个简单的光路,结果发现超出预期。

因为高折射率,单层碳化硅波导理论上能够支持大于80°的全彩成像,相比之下,传统高折射率玻璃由于材料限制,单片能够提供的最大全彩色视场角不超过40度。更大的视场角意味着更好的沉浸感和体验。无论是游戏中的奇幻场景还是工作中的数据可视化,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这无疑是“天外飞石”带来的技术“诱惑”,而团队负责人仇旻决心让碳化硅释放出另一种光彩。

不一样的技术:衍射光波导
云谷校区工学院E2-203,纳米光子学与仪器技术实验室,这是西湖大学“最难进”的实验室之一。研究人员需要像新冠期间的医生护士一样,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并经过“风淋”洗礼,才能进入。
微纳光学器件与半导体芯片加工类似,所有的实验都必须在超净间完成,期间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不能容忍一丝尘埃的掉落。
当圈定AR眼镜镜片最佳候选材料之后,如何设计材料才是接下来的重点,而这正是研究团队敢于啃“硬骨头”的底气。他们长期专注于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微纳光子学理论、微纳加工与制造、仪器装备等领域颇有建树。光,既是他们“研究世界”的对象,也是他们“改造世界”的工具。
目前实现AR有不同的技术方式,其中一种是“衍射光波导”技术。 
首发!“西湖制造”实现AR眼镜关键技术突破
衍射光波导原理展示
首先,在眼镜侧面设定一个微小的投影仪,里面有我们要显示的画面,从这个投影仪出发,光束要走出一个神奇的路线。
此时,在镜片上的纳米级的光栅结构早已“恭候多时”。光束遇到光栅时会发生衍射作用,就会发生偏折,通过多次的光栅衍射偏折和镜片中的全反射后,光束最终在人眼前的光栅处“逆转”出发的方向,照射进入人的眼睛,我们就看到了画面。
当然,这是简化后的描述,实际上要设计并实现这样的光路,需要极其复杂严谨的光学计算。所谓“波导”,就是引导光波的意思。
过去这些年,衍射光波导AR眼镜其实已经开始走入我们日常生活,比如每次你去博物馆,就可以租赁AR眼镜来看展览。但你可能会发现,镜片通常并不薄,还有外加防护罩,这背后其实是目前衍射光波导技术略尴尬的地方。
由于传统材料折射率低,彩色画面被分到两到三层进行传递,并且为了保护波导层上的微纳光栅结构,在日常使用中不发生损坏和脏污,在内外两侧附加了2片玻璃或树脂盖板作为保护壳。这就好像穿了好多层“衣服”,一下子臃肿了。
这还没完,外界环境光经过位于波导表面的光栅的衍射后,会发生色散,形成类似彩虹一样的发光区域,这些发光区域呈现在人眼前,严重干扰了AR眼镜佩戴者的体验感。
而这一切“尴尬”,在碳化硅与微纳光学技术的结合之后“迎刃而解”。 

首发!“西湖制造”实现AR眼镜关键技术突破
不同形态的光栅设计

在此之前,慕德微纳已经在衍射光波导量产的关键节点——纳米压印模板技术方面取得多次重大突破,填补产业链空白的同时,大幅提升了衍射光波导的设计迭代效率,使衍射光波导的光效和均匀性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为后续碳化硅AR镜片研发做好了技术储备。
然后,得益于碳化硅材料的超高折射率,新技术只需单层波导就能完成全彩显示任务。这使AR眼镜变得极其轻巧,并且他们还通过一种超薄封装工艺,进一步压缩了整体体积,让人佩戴起来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接下来解决彩虹纹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对光栅结构的精确设计、更高的加工精度,几乎避免了环境光衍射进人眼可视范围内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干净清晰的画面。

首发!“西湖制造”实现AR眼镜关键技术突破

全彩显示的碳化硅AR(左)与普通高折玻璃AR(右)对比示意图。碳化硅AR具有轻薄、无彩虹纹、单片全彩和优异的散热性能

而传统AR衍射光波导眼镜的散热问题,即因投影光机和传感、计算单元产生的热量堆积,使设备进入过热保护,在这款碳化硅AR眼镜中也得到了完美解决。有别于传统的镜腿散热方法,它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性质,通过特殊设计,将镜片本身用于散热,大幅提高了散热效率。
24日发布会现场,这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碳化硅概念AR眼镜,如约展示在人们眼前。
而这一切的突破,最初只是源于科学家莫名的冲动。 
团队主创之一、慕德微纳CEO杜凯凯说,按照此前的行业经验,衍射光波导材料在折射率上一般都不会超过2.0,因为普通玻璃本身的折射率在1.5左右,需要掺杂金属氧化物以提升折射率,但当折射率超过2.0,材料的密度、蓝光吸收和成本问题就会变得极为突出。
久而久之,折射率不超过2.0,似乎成了一个行业规则,甚至有研究称,当衍射光波导材料折射率超过2.0,将会带来高阶衍射的“杂光灾难”。而仇旻只是简单地问了一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试想一下未来, AR眼镜将改变你观看现实世界的方式,而背后的材料研发,是一个关于天外飞石从“钻石平替”一路逆袭并突破常规的故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西湖大学WestlakeUniversity):首发!“西湖制造”实现AR眼镜关键技术突破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交流群。

作者 gan, la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