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了,作为一个每天都跟我们在一起的小伙伴,手机的材质,手感也是与我们平时使用息息相关的体验。从去年开始,手机的材质在这些年兜兜转转又以玻璃机身作为主流了,今天就来讨论一下,2018年已经来了,手机机身材质会有什么发展。
便宜还漂亮的材质——塑料
手机刚刚发明开始,机身材质就是用塑料的,在最早的那么十几二十年,手机一直是采用塑料的材质。通常手机上的塑料采用的是聚碳酸酯的材料,最早的功能机时代的诺基亚三星,和前些年苹果推出的iPhone 3GS,iPhone 5c等都是采用的是聚碳酸酯。
塑料材质作为工业制品,做大的优势就是便宜,制造成本和加工成本都比金属和玻璃比低很多。同时塑料的形状几乎可以说想要啥样的做啥样,这也是当时手机的形状千奇百怪的原因之一。同时,塑料材质对于手机信号可以说几乎没有影响,完全不会影响手机的信号。另外,塑料外壳的颜色也可以在加工过程中直接着色,颜色更艳丽,而且也是可以形成各种颜色。
塑料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手感和质感非常差,即使是厂商加入了各种花纹和新的加工工艺,塑料的质感依旧很廉价,苹果在iPhone 5c上几乎用尽了心思,依旧摆脱不掉廉价的帽子。另外,聚碳酸酯的塑料在导热方面效果不好,会影响手机的散热,如今手机性能越来越强,散热已经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了
质感出众的材质——金属
前几年金属材质的手机成为了主流,应该是从HTC开始,金属材质的手机成为了主流,一直到现在,市面上的手机还得有一半以上都是金属材质。
金属材质的手机通常使用的是铝合金材料,在iPhone手机的氧化门之后,7000系的铝合金成了手机后壳的主力军。铝合金材质有很多优势,比如金属外壳的质感非尝舒服,特别是苹果,OPPO这些厂商在金属喷砂工艺上有很多新技术,手感非常出色。同时,金属导热性能很好,能够避免塑料材质出现的散热问题。
有利必有弊,这两点同样也会带来一些困扰,手感舒服是通过阳极氧化工艺和喷砂工艺带来的,不过非常脆弱,如果有硬物划伤,几乎没有办法复原。同时,由于导热性能好,机身内部的热量就都会导向外面,手的感觉会很热,影响体验。另外就是,金属有电磁屏蔽,为了手机信号,不得不在机身开天线带,确实影响美观。
晶莹剔透的材质——玻璃
从去年开始,旗舰手机重新开始用玻璃材质了(这里说重新,是说当初iPhone 4前后手机用玻璃的材质有一股潮流,后来变成金属之后如今潮流又回来了)。玻璃材质的优点一方面是漂亮,手感好,我个人就非常喜欢玻璃材质的手机。另一方面玻璃的打磨工艺相较于金属材质稍微简单一些。再有如今使用的都是康宁大猩猩的玻璃,耐磨耐划的程度比铝合金机身要好得多。
玻璃的缺点也很明显,太脆了,即使是最新的康宁大猩猩玻璃,依然很容易摔碎。同时玻璃不能够像金属和塑料一样想做什么形状就做什么形状,大多还是平面或者有一些曲面。
塑料的重生-复合材料
手机外壳材质从金属到非金属不可逆转,双面玻璃成为旗舰主流,但陶瓷也会有一小部分;在中低端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将优先选用性价比超高的塑胶材质工艺手机后盖的应用是毫无悬念的必然趋势。如果说塑料本身不够高大上,那么复合材料绝对物美价廉;PC+PMMA材质,之前我们也阐述了很多:复合材料3D手机盖板性能及市场趋势分析
未来会有那些材料呢?
说了半天,可能有朋友说了,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啊!还有一些材料你没提到呢!是,像小米常用的陶瓷,锤子威图等用过的皮革都是体验很不错的,但是限于技术和成本,这些小众的材质目前还不会推广(即使是小米研发了这么多年的陶瓷机身,还只是部分使用,小米6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玻璃机身的)。
那么未来的手机材质会有哪些呢?首先我觉得陶瓷材料可能会有很大的舞台,别看目前只有小米坚持用,之前苹果也已经研究过陶瓷材料了。未来如果苹果能够使用上陶瓷,那么相信很快就会技术上普及的。不过陶瓷重,脆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如何解决可能目前还得看小米的。
另外一个我觉得有希望的材质是碳纤维,目前很多高精尖的产品中已经开始使用碳纤维了。碳纤维的优势就在于强度韧性比较大,而且容易塑型,同时重量也会轻很多。不过一个很大的问题摆在眼前,太贵。另外碳纤维的结构注定了如果有一点破坏,口子就会越来越大,寿命上比不过流行的材质。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对于手机材质又一个简单的小展望,目前的金属,玻璃和已经在中高端手机上很少见的塑料材质已经非常成熟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在材料上能够有突破。欢迎长按如下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polytpe888,加入手机3D玻璃及金属外壳技术交流群,备注 “外壳”,和专业的人士进行交流。
本文来自泡泡网(部分修改)
第七届手机外壳加工技术与应用论坛
(3D玻璃、全面屏及金属中框)
2018年5月 深圳
主要议题:
序号 | 演讲议题 | 主讲人 |
1 | 双面玻璃+金属中框已成主流,未来手机外壳材质将如何发展?3D玻璃、陶瓷及复合材料将如何划分这个市场? | 拟邀请终端企业 |
2 | 全球手机市场发展趋势 | IDC研究总监兼大中华区负责人 |
3 | 5G时代,手机等移动终端未来的发展趋势 | 拟邀请终端企业 |
4 | 如何快速高效,并提高3D玻璃盖板全制程工艺的直通率? | 拟邀请昱鑫光电等 |
5 | 3D玻璃盖板弧度及瑕疵等自动化检测 | 宁波九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6 | 高曲度与多功能3D玻璃盖板是什么? | 拟邀请科立视等 |
7 | 摔不烂的手机玻璃盖板的工艺之旅 | 拟邀请哥瑞光学等 |
8 | 手机高铝盖板玻璃基材的制备工艺及应用现状 | 拟邀请彩虹集团等 |
9 | 手机全面屏CNC加工工艺及难点解析 | 久久精工 |
10 | 如何提高热弯设备良率、效率及稳定性? | 拟邀请环球同创、龙雨电子、诺峰光电等 |
11 | 3D玻璃盖板抛光自动化的思考 | 拟邀请金太阳等 |
12 | 3D玻璃UV转印工艺及材料解析 | 拟邀请STS等 |
13 | 如何通过多层PVD镀颜色膜增加3D玻璃盖板的酷炫效果? | 拟邀请法克泰等 |
14 | 3D玻璃盖板的喷墨喷涂工艺 | 拟邀请安达自动化、科美达油墨等 |
15 | 3D玻璃盖板工艺难点解析:双玻璃无缝全贴合 | 拟邀请诺峰光电、永顺创能等 |
16 | 4.5G及5G手机天线及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探讨 | 深圳市微航磁电技术有限公司 |
17 | 液态金属是否会成为手机中框新的突破点? | 拟邀请逸昊金属等 |
18 | 不锈钢及高强度金属中框CNC加工难点解析 | 拟邀请锐鼎制工、联振科技、兄弟机械等 |
19 | 如何通过检测优化制造,提高良率? | 海克斯康 |
20 | 3D玻璃与复合板材 | 拟邀请震宇模具等 |
21 | 如何提升3D玻璃热弯过程中的稳定性 | |
22 | 3D玻璃加工生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 |
23 | 手机金属中框纳米注塑新思考 |
注:以上议程为初定议程,以实际议程为准
报名方式:
阮女士:18312560351(微信同手机号),ruanjiaqi@polytpe.com;
王先生:13265684032(微信同手机号)
江先生:18666186648(微信同手机号)
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