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在位于贺兰工业园区的宁夏北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封装陶瓷材料二期扩产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新项目车间设备有序排列,自动化水平实现新跃升,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有序控制整个生产过程。
我在项目现场
“这是一种特殊的陶瓷,由氮化铝粉体制成,别看其貌不扬,它可有大本领。”在生产车间,该公司副总经理马国军拿起一块灰白色的正方形材料告诉记者,它拥有导热率和电阻率等多种优异性能,是新一代高集成度半导体基片和电子器件的理想封装材料。
氮化铝粉体如何变成性能优异的电子封装陶瓷材料?
“在这里,氮化铝粉完成了关键蜕变。”马国军指着排列整齐的两排高温烧结炉说。
一个个灰色烧结炉正以现代工业的“烈火”,铸就“科技传奇”。
在二期扩产项目中,氮化铝粉体连续氮化合成技术、净尺寸成型烧结技术、高精度流延技术、即烧技术等多项自研先进技术,赋予这一个个灰白色的陶瓷材料不但有仅次于金刚石的“钢筋铁骨”,更有耐热耐蚀等多项“傍身绝技”。
据介绍,宁夏北瓷电子封装陶瓷材料二期项目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进行了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淘汰落后生产设备,购置先进设备,建设氮化铝粉体、氮化铝陶瓷基板、氮化铝陶瓷结构件、高温共烧多层氮化铝陶瓷基板(HTCC)等5条产品线,形成年产氮化铝粉体430吨、年产高温多层共烧氮化铝陶瓷基板(HTCC)5万片、年产氮化铝陶瓷结构件1000件、年产氮化铝陶瓷基板80万片等生产能力。
“设备更新+科技创新”,让宁夏北瓷激发出“1+1>2”的发展新动能,推动该公司向打造国内首家氮化物陶瓷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子陶瓷封装材料产业基地迈出重要一步。
“在此之前,国内缺乏完整的氮化铝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技术与应用一直被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国内企业只能购买设备、原料进行部分环节或部分产品的加工生产。”行政经理黄海燕介绍,项目从原材料—技术—装备等方面努力缩小国内外技术差距,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解决我国高功率电力模块、微波射频、光通信、半导体装备用陶瓷等高端产业“卡脖子”的关键问题。 目前,该公司电子封装陶瓷材料技术指标不仅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成本还低20%左右。
部门负责人评价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技术改造投资处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将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试点示范推广工作,充分发挥成功案例示范作用,为后续更新改造提供实践经验,推动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整体转型升级。作为自治区重点示范项目,北瓷响应国家“两新”政策号召,淘汰低效设备,引进一批高端生产设备,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进一步占领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希望全区企业竞相看齐,抓住政策机遇提升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记者 丁建峰)
来源:宁夏日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