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接到好几家公司的手机防水件案子,要求提供开模分析报告。仔细研究发现有些产品本身的结构就不太合理,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大批量产性,我们提出需修改产品结构,客户告之与其配套的零部件结构已确定,无法修改。加群主微信abgfz-zero申请手机防水交流群,验证时请备注您的“公司+主营”与专业的人士共同探讨!
现在有很多防水件产品设计人员可能是对液态硅胶制品的工艺不是很了解,导致其设计的产品结构不太合理,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困扰。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产品设计人员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1)液态硅胶与金属件(或玻璃和陶瓷)本身接合力并不是很强,虽然可以通过底涂的方式加强接合力,但每家所用的底涂剂效果都不太一样,很不稳定,再说用底涂的方式不但增加了制程工序同时也增加了工艺的不确定性。如果是有经验的产品结构设计师其实从产品结构设计源头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例如可以在硅胶与金属件之间设计倒扣卡位或抓料位,只要结构设计的合理,甚至根本无需用底涂,从而大大简化制程工序。下面我就以一款手机防水卡托为例,看如何优化产品结构设计。
从上图可以看出:A方案最差,B方案次之(增加了倒扣卡位),C方案最佳(增加了通孔抓料结构)。
(2)手机结构件大都是微小精密类零件,在有限的空间,零件体积当然是越小越好,液态硅胶虽然流动性好,但为了保证足够的强度,同时也为了保证液态硅胶成型更顺利,硅胶的肉身厚度最小保证在0.25MM以上,如下图所示:
(3)考虑到模具的可加工性,最小R角应设计在0.20以上,相关尺寸如下图所示:
(4)防水件与配套部件的配合干涉量设计在0.1~0.15之间比较好,太小的话气密性不佳影响防水功能,太大又会影响装备性和使用手感。相关尺寸结构如下图所示:
本文作者为深圳利勇安硅胶制品公司制造工程师阮青生,艾邦团队整理编辑
第六届手机金属与3D玻璃外壳技术应用论坛
(10月27日·昆山 皇冠会展国际酒店 前进西路1277号)
议程安排(待定)
1. 手机纳米注塑材料发展趋势 | DSM 段伟伟 |
2. 3D玻璃与不锈钢中框设计要点 | 长盈精密 梁世杰 |
3. 全面屏时代金属/玻璃CNC加工工艺以及疑难 | 久久精工 |
4. MIM在不锈钢中框中的成本优势 | 星特烁科技 骆接文 |
5. 如何利用薄膜纹理技术提升3D曲面的附加值 | 东莞别惹蚂蚁 |
6. 3D玻璃工艺工艺优化与良率思考 | 哥瑞光学 林虎 董事长 |
7. 国产手机用OLED屏的状况 | 拟邀请 京东方/和辉光电 |
8. 不锈钢纳米注塑方案 | 东明化工 |
9. 车铣复合工艺在金属外壳加工中的应用 | 拟邀请 万嘉科技 |
10.钛合金在手机外壳中的应用 | 待定 |
11. 3D玻璃石墨模具影响因素 | 待定 |
12. 3D玻璃热弯成型加工新工艺介绍 | 拟邀请 知名热弯机企业 |
13. 3D玻璃各种装饰工艺解析 | 待定 |
14. 3D玻璃公差尺寸以及抗跌测试等解决方案 | 海克斯康 |
报名方式:
邓小姐:15817337805、18666186648、18319055312(微信同手机)
阅读原文可以直接报名#标签#工艺,手机#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