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探究钙钛矿电池的制备工艺,首先要明确钙钛矿电池的结构。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包括透明导电基底、电子传输层(ETL)、钙钛矿吸光层、空 穴传输层(HTL)、金属电极,具体如下:

1)透明导电基底:一般采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ITO) 或者氟掺杂的氧化锡导电玻璃(FTO)。作为其他材料的载体,光线由此射入,将收集到的光电子传送至外电路。

2)电子传输层(ETL):由致密TiO2和介孔TiO2两层材料组成。其中,致密TiO2用于阻止导电基底与 钙钛矿的直接接触,避免空穴向导电基底传输;介孔TiO2为钙钛矿生长提供框架与支撑,形成多孔TiO2/钙钛矿混合层,用于传输电子。

3)钙钛矿吸光层:典型代表为碘化铅甲胺(MAPbI3, MA=CH3NH3+),用于吸收太阳光产生光电子的活性材料。

4)空穴传输层(HTL):通常使用Spiro-OMeTAD,用于提取与传输光生空穴。

5)金属电极:通过在空穴传输层外面蒸镀一层金获得,用于传输电荷并连接外电路。

钙钛矿光伏电池制备工艺钙钛矿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钙钛矿电池主要制备工艺

对应钙钛矿的五层结构,电子传输层(ETL)、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HTL)为制备工艺的核心环节,最核心环节即钙钛矿吸光层的制备。透明导电基底层可外采导电玻璃或柔性片;金属电极通常通过使用贵金属真空蒸镀获得。

钙钛矿光伏电池制备工艺

钙钛矿电池主要制备工艺

针对钙钛矿电池最核心的工艺环节(钙钛矿吸光层的制备),主要包括旋涂法以及气相法。旋涂法又称湿法,气相法又称为干法。

1)旋涂法:旋涂法工艺相对简单,为目前主流的钙钛矿吸光层制备方法。按照步骤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一步法、两步法。其中,一步法指将钙钛矿的原料全部加入溶剂中,完全溶解后形成前驱溶液,前驱体溶液旋涂于基板上,溶剂在高速旋转中挥发,溶质留在基板上结晶形成钙钛矿薄膜。两步法指,首先将PbX2溶于溶剂,旋涂在基底上成膜;然后将PbX2浸泡在溶液中或再次旋涂于基板上,与PbX2膜反应生成钙钛矿。

2)气相法:包括物理气相沉积法与化学气相沉积法。气相法适用于大面积器件的制备,同时可以避免旋涂法制备过程中有毒溶剂的使用。另一方面,由于控制前驱体的相对比例并非易事,气相法对设备性能提出较高要求,高质量膜层的制备难度较高。

钙钛矿光伏电池制备工艺

钙钛矿吸光层的制备工艺比较

钙钛矿电池制备主要设备需求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主要设备包括镀膜设备、涂布设备、激光设备、封装设备为钙钛矿电池制备四大设备,其中,镀膜设备价值占比约50%

从上述各设备的具体作用来说,镀膜设备主要应用于制备阳极缓冲层、阴极缓冲层、背电极;涂布设备主要应用于制备钙钛矿吸光层、晶化;激光设备主要应用于串联电池等,主要包括激光膜切与激光清边。这三大设备为钙钛矿电池核心设备。

钙钛矿设备/产线投资额经济性显著,这也是钙钛矿电池技术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关键之一。对比晶硅PERC电池,钙钛硅太阳能电池产线投资额仅为其约50%(5/9.6亿)。

钙钛矿光伏电池制备工艺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线设备构成

钙钛矿电池技术下,从原材料到钙钛矿组件仅需单一工厂即可完成,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而现在主流的单晶硅技术路线,是以产业链形式“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完成组件交付,流程复杂、生产周期长。

钙钛矿VS晶硅PERC电池产业链投资比较

钙钛矿光伏电池制备工艺

左为单结钙钛矿产线,右为PERC产线。

钙钛矿光伏电池的优势

1、产能投资来看,钙钛矿电池有巨大优势

以1GW产能投资来对比,晶硅的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全部加起来,需要大约9亿、接近10亿元的投资规模,而钙钛矿1GW的产能投资,在达到一定成熟度后,约为5亿元左右,是晶硅的1/2。

2、纯度要求低,低能耗

太阳能级的硅料,纯度需要达到99.9999%(6个9),现在还有把标准把纯度拉升至了99.99999%的(7个9)。

但对于钙钛矿,只需要1个9(95%)即可满足使用需求,这一个9,不仅会降低能耗,同时对于稳定性也会有一个根本提升。

3、制造成本低

钙钛矿光伏电池制备工艺

从综合成本角度,相比于晶硅,钙钛矿也有很大优势——单片组件成本结构中,钙钛矿材料占比仅约为5%,总成本约为5毛到6毛钱左右,是晶硅极限成本的50%。

4、从生产端,钙钛矿电池的重要优势——显著缩短产业链

据协鑫光电透露,目前100兆瓦的单一钙钛矿电池工厂,从玻璃、胶膜、靶材、化工原料进入,到组件成型,总共只需45分钟。
来源:新能源们
EN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光伏产业通):钙钛矿光伏电池制备工艺

作者 li, mei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