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EC展会和Intersolar展会是新势力展现的战场。展会后看了媒体和券商一大轮分析,今天分享一文,就从业者谈了一些看法。

新势力风起云涌:IDG资本的产业链逐步形成:丽豪硅料+高景硅片+爱旭电池片+弘景天组件。

 

上市公司大转变:合盛硅业-合盛新能源-电池和组件和光伏玻璃的全产业链(复刻通威模式);电池组件+电站资源融合:一道新能-捆绑三峡,华晟-捆绑电站与资本,爱康-浙能-华润,中来-浙能-国电投;新入局的玩家:吉利新能源:硅料+玻璃+电池组件(计划)三一:硅料+硅片+电池+组件+部分设备等等。

 

光伏巨头的新一轮争霸赛的布局:

 

快速融资打造“一体化牢不可破的护城河”

 

我们知道现在的光伏制造业,主要环节技术差异已经被逐步拉平,虽然在3年多之前,我就提过电池和组件的制造已经沦为设备的拼接,不再有技术门槛了,很多朋友嗤之以鼻,现在在新势力崛起后逐步应验了。

 

现在行业发生新的转变,门槛更多体现在资金实力和渠道实力上,即“军备竞赛”。

 

行业已经出现五个巨头,即隆基,晶科,天合,晶澳和通威,三个“半巨头”,阿特斯,东方日升和正泰系。这八个公司将会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争霸赛”主角。

 

前五已经完成了主产业链和部分副产业链的全面布局:

 

1)奉行“霸道”的隆基

 

隆基制造+陕煤集团/永祥硅料+宝申资本/连城供应链三驾马车;以隆基的120GW硅片-电池-组件的主平台产业链,加上陕西煤业硅料与永祥的投资相互制衡保证自己硅料安全,也不增加隆基的资本压力。

 

宝申资本/连城,先后完成了:连城硅片/硅料加工设备,玻璃企业福莱特、彩虹、亚玛顿、旗滨等的战略合作投资,金刚线-美畅,电池设备拉普拉斯/爱华,小辅料的胶膜-海优威合资/部分参与小胶膜企业和粒子企业融资,背板-中聚,晶隆坩埚炭炭材料,特气的投资,等等。

 

基本涵盖了隆基系所需要的大部分材料和设备。

 

又通过隆基为平台,取得了几百亿的外部投资人接盘(其中张磊成为最大接盘侠),股权质押,连城高管置换,获取巨大的流动资金。

 

这样在平台和渠道上、供应链安全上、资金储备上,实现了完整的贯通。(原本是作为隆基分析的下篇的,对照争霸赛的第十五期上篇,不过涉及太多行业秘密,不方便展开了。在此做个小镜子,帮大家“管中窥基”)。

 

2)奉行“王道”的晶科

 

而晶科奉行“王道”。晶科是最早意识到单多晶之争,尺寸之争,原材料之争,背后的逻辑。即隆基希望多个领域行使“霸道”,以强硬态度占据霸权。而晶科奉行“王道”,以时间换空间,以言和换时间。

 

晶科一路走的是精算模式,对供应链工于计算,死抠成本,精确计算客户和市场,对自己的定价容忍度,所以对内高度控制成本后,能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得到市场的认可。

 

但时代总是分时代的,过去电池和组件产业链降本空间多,也可以不断降本提效。

 

而后面产业链的利润逐渐走向上游,隆基以比中环更灵活的决策,成为了单晶硅片龙头,并向晶科的王座发起了挑战。

晶科在2016-2018年,因为长期的低利润运转,自身资金实力不足,这阶段已经不具备立马做硅片重资产投资的能力了。

 

此时晶科选择了与隆基联合,拥抱单晶硅片,拥抱大尺寸。对外“言和结盟”,对内加速自己硅片的布局,摆脱硅片的制约。

 

在分离了晶科科技,又A股回归后,用资金投资了新特,完成了上游产业链的布局。

 

在供应链布局上,先后分离了展宇,在topcon时代,借壳成为了topcon电池第一股--钧达。

 

战略投资合作了玻璃企业,通过供应链投资了即将上市的祥邦科技,绿康生化(纬科胶膜)。

并且现在晶科新材的浆料,也成为行业前五的浆料公司,仅仅排在聚和股份、帝科股份、晶银、上银之后。还有自己生产的接线盒,边框等等。战略/参股了拉普拉斯、海目星等设备企业。

 

与隆基不同,晶科很少在供应链端口制造“危机”而是顺应危机。也乐于分享和切割,派出公司的老将,担任别的公司高管,如新特、丽豪、高景等等。这正是因为这些指导思想,灵活的手段,以更低的股份占比,更少的资本投入,换取了更多供应链企业的支持。

 

最近又当机立断的,卖出了新疆晶科,开始投资山西,投资几十个GW的全产业链。未来,如果平稳落实,将取代中来股份,成为实质上的山西省光伏板块”链主企业“,吸引更多的材料和设备企业追加投资,带动山西省实现煤炭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就在今年一季报,晶科系与隆基系的体量规模已经和隆基主体差不多,未来2年有望和隆基掰手腕。

 

3)奉行“制衡“的天合

 

天合是业内现存“派系最多”,产业链布局最多元的光伏企业。派系最多虽然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延缓了决策速度。但是派系多,也是有好处的。面对部分团队出走,如总能有替代的团队。

 

通过体量大和产业链的延伸,可以消纳和吸引更多的团队。回看过去和现在,不少行业的企业高管都有天合从业经验。

 

如后起之秀又是行业老将的隆基、东方日升、中利等等。更是有数不清的中小型电池组件企业老板来自天合。

 

天合在尺寸之争的时候,并没选择顺应隆基的思路“以166拖延,以182为领先其他公司”。

 

选择打破供应链体系,尽管这是最难的,但选择了210作为基准点,打破了隆基的设计思路。

天合先后打通支架的承载难点、玻璃胶膜背板边框的尺寸匹配难点、接线盒的电压难点,说服客户接受不同尺寸招标等,都是顺周期下,组件企业不愿意劳神费力的地方。

也让全行业“解放思想”,开始了多种尺寸并行的组件设计思路。

 

而在合作方面天合先后和中环绑定,后面跟弘元绑定,搅动整个硅片行业洗牌,形成了硅片多强的格局。

 

这里不展开,可以看我过去尺寸分析的文章。

而天合也是最早从组件制造跳出,延伸产业链的企业,从做分布式的天合智慧(天合蓝天天合富家),到收购支架公司,自己搞支架,再到成立储能公司做储能,实现了围绕新能源的供应链布局。

这期间,从天合出去的人先后出去了无数批人,建立了相关的设备公司,流水线公司,浆料公司,电池片代工企业,组件代工企业,经销商等等。这都与制衡和不断滚动的团队模式相关。

 

而现在天合也不得不重新选择“一体化”作为自己的护城河。在组件设计多元化之后,供应链必须服务于设计,自己必须推出多元化的组件组合,应对不同的需求。

 

天合目前在青海做硅料到组件+光伏玻璃+坩埚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

 

又先后在全国和全球多点布局,如淮安、宿迁、扬州、四川等,也在越南外考察美国、中东、印尼、产能布局。一面打造一体化基地,一面散点布局硅片、电池、组件,形成相互比拼,相互牵制,相互进步的局面。

 

4)奉行“科学”的晶澳

 

晶澳近年开始了“一体两翼”的策略,主产业链由晶澳太阳能做,母公司晶龙去投资配套的辅材和设备。

 

生产和制造,基本由专家团队负责,靳总及女儿负责公司的战略融资,外部投资。晶澳这么多年屹立不倒,不出大的纰漏,也是基于这个相对的稳定结构。

 

晶澳的战略策略,类似于晶科。相较于晶科的显露,晶澳更加隐蔽。晶龙最早投资做硅片相关松宫半导体。后面引进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团队,于是取名“晶澳”,澳洲的澳。

晶澳一直延续工程师文化,奉行“科学管理”+“稳健投资”。晶龙围绕晶澳,做了很多产业链布局,例如收购浆料企业优乐,成立宁晋阳光做接线盒、网板,晶龙切片厂,阳光硅谷的坩埚和热场配套。

 

还有兴办教育,成立光伏学院,为自己和行业输送人才。投资物业和房产,保障集团的食宿,尽管饭不好吃,但是基本照顾到了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

 

当面对隆基的单多晶切换和后面的尺寸之争,晶澳也选择了前期讲和,后期发力的策略。选择182阵营,加快自己的硅棒和切片事业发展,争取足够的时间,晶澳回到A股,解决融资问题。后面战略投资了新特,同时应对胶膜飞涨,投资了海优威,成立了晶龙新材料,自己做边框,逆变器投资等等。

 

今年一季报无疑是前面多年铺垫的结果,晶澳超越隆基晶科天合,成为组件利润率最高的组件企业。前期投资的逐步在反哺主营业务,让主体逐渐回血。未来达到相辅相成。个人也在晶澳上投资赚了不少钱,感谢稳健策略。

 

5)奉行“跨越”的通威

 

通威,其实早在写争霸赛第一期就已经列为霸主对象了,后面也无数次提到。这是一家“勇争第一又永争第一”的企业,刘主席个人魅力很强,从其说话的风格,文笔,肢体语言都能体会到。

 

所以多年前就断言,通威不会乐于做隆基的附庸,必定会隐忍走向台前。

 

如几年前的那场战略合作发布会,前面送走了隆基,后面撤换桌椅就跟天合等公司战略合作,搞拉棒切片电池片合作了。战略的转换非常干脆,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明牌。

 

就像几年后的通威,进军组件市场,一来就在各大招标会上争取C位,争夺标王。同时组件扩产非常迅速,今年以来已经宣布了几十个GW的扩产,并扬言“进入前三,问鼎第一”。

 

时机就是在等电池技术和组件技术完全成熟,发挥后发优势。

 

几年之前,行业都说拥硅为王,我想有两层意思,一个是重心在“硅”上硅料会成为战略物资。

 

第二个是“拥”,能把永祥通威玩弄在手的隆基,无疑成为了王。投资永祥无疑成为隆基最具价值的投资,这几年连续为隆基贡献了上百亿的利润分红。

 

而刘主席很大方,去年就跟着硅料行业一起,与一体化头部玩家玩起了“双簧”。实现了硅料企业与一体化企业的双赢。

 

我们可以看到隆基、天合、晶科、晶澳的投资收益都是几十亿,这带来两个好处,自己低成本拿硅料,组件实现降本。投资收益也能获得组件制造从未得到的利润。双赢,赢麻了。

 

而4月以来,硅料从230元狂跌到今天的65元,几乎一天就蒸发2万/吨的利润。正如筷子相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硅料的巨大产能投放和组件玩家的纷至沓来,过去的结盟,无法持续。

 

6)三个“半巨头”--奉行“和而不同”阿特斯

 

被某水军一直嘲笑的“千年老二”,多晶孤勇者。后面也问过其高管,她们说不在意外界说法,做好自己就好。

 

阿特斯一直走的是和而不同的准则。单多晶之争时,单多晶同时做,多晶赚到最丰厚的利润,单晶转型也没拉下。

 

NP布局,阿特斯也布局最早,两个技术路线HJT和TOPCON同时研究。回到A股也是跟随在天合,晶科,晶澳后面。

 

布局辅材,做胶膜、做接线盒、做边框到现在自己做逆变器。一路上都是小心布局,绝不冒尖,也不落后。好像是班上的副班长,拔尖但也不显眼。

 

之所以划为半个巨头,是因为阿特斯长期以来是一个电站为主体的公司,其制造的组件一半都是用于自己电站的建设。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中式和储能式光伏电站建造商。

 

带来的问题是,组件技术发展相对趋于保守,即必须保证电站不使用过于现金冒进的技术,避免出现事故。优点从行业地位可以一窥,副总裁张光春博士,是全球光伏行业标委会的主任委员,对组件安全性,可靠性异常重视。

 

也身先士卒,与国际各类标准制定者们做斗争,为中国企业,材料匹配,可靠性标准制定,争取利益和话语权。这也是业界设备企业,材料企业,老牌技术研发工作者,对阿特斯格外敬重的原因,也是其软实力。

 

国内上市的阿特斯,是制造板块的阿特斯,少了电站板块的加持,组件需要与现在行业的各类企业竞争,对比头部五家,实力要差一些,现在还缺少硅料板块的助力。

 

7)三个“半巨头”--奉行“投资”的东方日升

 

如果说前面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战略准绳,似乎没有绝对和核心词,所以从行为上提炼了一个词——投资。

日升是一个小型电器企业起家,后面赶上时代的风潮,进入光伏行业,从天合等企业挖来团队,开始了电池组件的制造,迅速而较早的登陆股票市场,成为行业前十之一。

 

风格比较多元,先后投资了成立了双一力储能电池,又财务投资了胶膜第二大厂“斯威克”,也投资了很多中小型设备和产业链辅料企业。

 

林总算是一个富二代创业,浙江宁海是大本营。从交谈言行看,很精明。日升最大的坎坷就是定增被否,这次融资失败,让日升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也让日升失去了现金奶牛--斯威克。

 

好在其后,收购了硅料三线企业盾安环能,正好碰到了拥硅为王的风潮,硅料让日升回血不少。但是距离前五的巨大产能差距,一体化布局差距,还是不足以比肩了。

 

日升给行业有多个贡献,一个是组件开拓国际市场的时候,日升是少数另辟蹊径,去亚非拉当时非主流的地区,那些当时晶科,晶澳,天合,协鑫等看不上的地区,打开了市场。

 

第二个就是异质结技术拓宽供应链。冷光切片技术,低温浆料技术,低温焊接技术都是日升顶住压力配合设备企业和材料企业攻克完善的。

 

这比之前晋能、爱康、中智更进了一步,让异质结的产业化推进不少。

 

日升战略投资的黄强博士,出走创立了中旭创,目前利用外部融资,继续自己的异质结技术产业化。

 

8)三个“半巨头”--奉行“灵活”的正泰系

 

正泰应该分为三个,正泰电器(主上市公司),正泰新能(电池组件制造),正泰新能源(集中式电站),正泰安能(分布式电站)。新能和安能已经分拆,准备独立上市。正泰也在扶一马,送一程。帮助他们铺设电站渠道,同时追加供应量投资,如丽豪,如引入福莱特和福斯特战略投资等。那涉及正泰敏感期,我们就不展开了。

 

以上,是确定的八个席位,我想前十还有一个是first solar。另外一个席位可能是一道、adani、海泰、中润、中清等公司角逐。他们都有自己的布局,但是和前面头部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后面做个转场,我提一个新观点。 

 

加速老旧产能的出清,NP形成组合拳

 

首先大家都意识到n型是未来的方向,但其定位,很多投资人是迷茫的。现在TOPCON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技术迭代替换,而是拉长PERC的覆盖能力。

现在perc技术下,存在三个档位和尺寸。

 

400-450瓦的,210的40和45版型,还有182的54版型,主打的是小型屋顶市场。600和660瓦的,高功率的,182的78片版型(这个出货极少),210的60和66版型,主打大型平地电站。

540-550瓦的,210的55版型和182的72版型。是目前覆盖能力最强的版型。几乎全部的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电站都能使用。当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这个功率段,是100%组件企业可以生产的。

 

在大家都会预判硅料回落的预期下,头部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不能在红海里面继续内卷,要突围。突围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改更高效率的电池片,一个是增大组件尺寸,增大功率输出。

于是今年3月,各大组件头部企业在北京开了一个会议,关于拟定新的大尺寸硅片。这次会议不能说“不欢而散”吧,也能称之为“基同鸭讲”。(上图是吕俊博士苦口婆心劝大家都不要改尺寸,182*182才是最有尺寸,当然对面的各大厂商都笑而不语)首先同意隆基提出的组件设计使用182为基础的,使用1184mm为宽度。而长度设计,各家都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于是出现了,182*(191mm,183.75mm,185mm,188mm,199mm)等多个排列组合。在PERC上,能增加5-15-25瓦。如下表:

 

光伏巨头争霸赛!

 

而尺寸的变化,是独家属于一体化企业的。想要非标尺寸的硅片,已经不是买卖的问题,非头部企业花费大量精力做营销后,很有可能被供应链卡脖子。同时面对头部组件企业,低成本的竞争。

 

而新型的n型topcon技术,相对于hjt更成熟,直通率高。头部企业会选择大尺寸+n型号实现全功率段的覆盖。

 

即可以通过改变尺寸+topcon实现高达+50W的覆盖。所以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晶科激进的推进TOPCON化和尺寸多样化就“一目了然”了。

 

全覆盖的优势就是,可以用低挡位的topcon替换高档位的perc组件,实现产更强的利润转化,也因为低挡位的topcon组件成本低于高档位的perc,能卖出更好的价格。

 

客户也能以档位和功率为出发点,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不用计较尺寸大小和NP型技术带来的,学习成本。直接告诉他,这个功率我都有,能测算出最合适你屋顶的组件搭配方案即可。极大的减少了推广成本和市场接受门槛。

 

过去的壁垒,体现在技术环节上,而现在光伏行业的壁垒,体现在产能灵活性和供应链弹性上了。

 

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实现N型产线的拓展,即硅棒,切片,电池和组件的产业链新建。所以,展会后,隆基、天合、晶科第一时间宣布了新一轮的扩产,区别于过去单体工厂,都是集成化的超大体量的一体化工厂。

 

以体量优势和供应链优势,击退其他小型对手。这一波竞争,我想头部五家在大气层,而新晋玩家经过大浪淘沙死一半,很正常。

来源:雪球,四月鹿

EN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光伏网):光伏巨头争霸赛!

作者 li, mei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