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氪获悉,高端微米/纳米级电子浆料供应商「海外华昇」近日已完成C轮近亿元融资,由诺铁资本与协鑫集成联合领投,一苇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将用于深化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等高端浆料研发、扩充产能及拓展东南亚市场。
电子浆料作为电子元器件的关键基础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器件导电通路的精度与可靠性。以MLCC为例,其制造需在单颗电容中交替叠层上千层陶瓷介质与金属电极,镍浆的烧结收缩率需与陶瓷介质误差严格控制在0.2%以内,金属颗粒粒径须精准分布于100-400纳米级。MLCC由陶瓷介质、金属内电极和金属外电极三部分构成,陶瓷介质采用高介电常数材料,金属内电极以镍、铜等材料为主,金属外电极多采用银、铜等材料。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2025年中国电子浆料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消耗全球60%的电子浆料,2024年市场规模达42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8%。然而,在高端MLCC领域,由于生产所需的核心主材电子浆料对其技术研发、生产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日韩等企业仍垄断90%以上份额,国产化率不足5%,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海外华昇」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高精度、微米/纳米级电子浆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海外华昇」董事长高珺告诉硬氪,公司创立初期以MLCC镍浆为切入点进入市场,是国内片式陶瓷电容器贱金属导电浆料标准制定者。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高端电子浆料供应商,其产品线已从MLCC镍浆拓展至陶瓷介质滤波器银浆、半导体封装浆料及光伏银浆等多个领域,覆盖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封装和高端陶瓷基板等关键产业。
硬氪了解到,「海外华昇」耗时五年突破粉体分级、纳米包覆及工艺匹配三大技术瓶颈,掌握了国际领先的制备高精度微米/纳米级金属(镍、银、铜、金、钯、合金)电子浆料的核心技术。其自主研发的粉体分级设备可将镍粉粒径标准差控制在5%以内,烧结温度区间较进口产品收窄三分之二。目前,公司MLCC镍浆已通过车规质量体系IATF 16949认证,成为国产MLCC头部厂商辊印浆料的主要供应商。
市场替代进程正在加速。高珺向硬氪透露,进口浆料价格通常为国产的2-3倍,且存在断供风险。除MLCC领域,「海外华昇」的产品线已延伸至其它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封装、高端陶瓷基板等领域。
“高端浆料需要十年以上的技术沉淀,国产化本质是产业链生存能力的重构。”高珺认为。本轮融资后,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建生产规模,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制造能力,2025年总产能目标1000吨。
团队背景方面,公司核心成员包括来自日韩欧美等行业头部企业的技术专家。公司研发团队占比约三分之一,拥有多名海外专家。
投资方观点:
诺铁资本顾磊表示:“在全球电子产业重构的关键时期,高端电子浆料作为支撑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等战略领域的底层材料,其国产化进程直接关系到产业链安全与产业升级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高端电子浆料过度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刻不容缓。「海外华昇」团队用七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验证,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高端电子浆料核心供应商,在众多行业头部客户批量出货,客户满意度很高,大大加速了国产电子酱料的替代进程。
诺铁资本作为安徽省投资集团旗下市场化基金管理人,始终关注硬科技领域的长期价值创造以及安徽省主导产业的发展,此次落地淮北,将有效助力安徽省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发展。我们看好华昇在MLCC浆料领域建立的技术壁垒,更认可其向滤波器、半导体封装等领域延伸的战略布局。此次联合协鑫集成领投,不仅将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更将依托协鑫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资源,助力华昇拓展新赛道业务。我们期待与华昇携手,共同构建从材料创新到产业协同的价值闭环,在全球高端电子材料市场打造中国标杆。”
协鑫集成表示:“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电子产业升级的双重浪潮中,高端电子浆料既是核心电子元器件技术突破的关键支点,也是光伏新能源产业迭代升级的核心变量。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实践者,我们深刻认识到:材料端的技术革新,将直接决定终端产品的竞争力。
协鑫集成始终聚焦于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闭环。此次战略投资「海外华昇」,正是基于对其技术实力与产业价值的双重认可:在MLCC领域,企业已实现高端电子浆料的大批量出货,首次实现高端电子浆料的规模化国产替代;在光伏材料赛道,华昇借助全自研的通用浆料技术平台,有效提升了光伏电池片效率,并为未来新型光伏技术路线的材料开发做好技术储备。
作为战略股东,我们将充分发挥在光伏制造、综合能源系统集成、全球市场渠道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助力华昇加速新能源产业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共同开拓欧洲、中东、拉美等重要国际区域市场。我们期待与华昇携手,通过材料端创新推动新能源技术革命,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来源:硬氪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交流群。
